wxshare

东湖 珞珈山

阅读量:9051 评论数:0
版权归Vansky所有,转载请标注链接。

东湖   珞珈山

         在中国,知道杭州西湖的人远比知道武汉东湖的人多。著名的诗词大家苏轼老先生描绘西湖著名的一首诗为:“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真是好诗恒久远,一首永流传。杭州的西湖在一代代文人墨客的诗歌传颂中,深深地留在了人们的记忆里。而同样美丽的武汉东湖却如深闺中的美人,没有知名人士的赞赏,美虽美矣却不太为人所知。

        当年我在北京出口大楼工作,我的同事兼室友康晓帆是武大日语系的毕业生,日文十分流利,业余时间还指道我学习日文。八十年代初,我们俩一起参加在广州举办的秋季商品交易会,会后她要去武大看望老师,我正好去武汉出差,便和她同路一起去了武汉,由她担任向导,到武大一游。

(牌坊简朴却有气势)

         记得小康带着我乘坐公车到了武大门口。我们沿着绿树环绕的路,在武大的校园里走着,看着。武大的校园很美,绿色琉璃瓦的建筑神隐在珞珈山上,与山景溶为一体,显得非常雅致和清幽。除了个别佛塔,我第一次见到绿色琉璃瓦的建筑群,很好奇地询问小康,武大何人所建,但她也不知其所以然。若干年后查资料我才知道武大的设计师是美国著名建筑师开尔斯(F.H.Kales)!这让我大大地吃了一惊,能够在三十年代将中国建筑元素运用的如此老道,深得中国风的精髓,该大师真不一般!

(依然美丽的绿色琉璃建筑)

         小康的日语教授住在山腰处的小别墅里,房子不大并且陈旧。老师是五十年代回国的日侨,她个子不高,端庄秀丽,衣着简朴,人已过中年,风度依然优雅,老师对我们非常热情,与小康聊着学校的故事。看望完老师,小康继续带着我在武大游览,在泛着绿波的东湖湖边,我们停下了脚步,看着珞珈山上,在绿树丛中的武大校舍和眼前碧波万顷的东湖,依山傍水的武大是那样的独特和美丽,可评为中国一等一风景如画的校园啊!

        时隔二十多年后,我在温哥华结识了好朋友昝菱,她是武大化学系的教授。虽然是四川人,却在武大上学,任教,已在武汉生活了很多年。昝教授是个行动派,专业精湛,却不是稳坐书斋型学者,闲暇时走南闯北,四处旅游。我们封她为“二级教授”。大家别误会,这不是学术界稀有的二级教授职称,而是去过南极北极的“二级教授”。“二级教授”发话了:“我回武汉,你来玩吧”!

如此,我在2015年的四月重登珞珈山的武大校园。向导是昝教授和她的先生兼师哥老孙。大师哥开着车带着我在武大一游,省却了我们不少的脚力。武大的院子里增添了许多建筑,学生也增加不少,校园比以前热闹,以前安静的校园外围区域也成了人来车往的繁华街道。好在校园内还依然保持着清幽的氛围。 昝菱和老孙带我看了他们读研究生的宿舍,男女生分住前后两栋楼,我问他们当年没手机,没电话,没网络,需要联系时是否隔窗户喊一嗓子就行了?他们不予回答。我估计公事可以这么干,但要私下约会,这法子就暴露自己,不太好使了。昝菱告诉我,老孙同学当年身为学生会主席,貌似一本正经,某年某月在过年的时侯却带着昝菱埋伏在路边树丛中,扔鞭炮吓唬往过往的同学,隐藏的很深啊。不过老孙同学很骄傲地告诉我,他主持的学生会没有出现过活动经费短缺的问题,我不相信,在那个不富裕的年代,一般学校的学生会总缺资金,很多活动都要同学们缴费。老孙说;我们向学校打报告,来武大看樱花的收费一元,收入为学生会的活动经费,所以我们武大的学生会就不缺钱啦。老孙同学,你不是化学系的,应该是经济系的高才生吧?深谙来钱之道啊!

(中国自行设计和建设的最美丽校园,北大不算,因为燕园是皇家园林圆明园的一部分)

        武大的樱花起源不正。当年日本侵华,将武大的校园征用为中原司令部。驻扎的大官鬼子们看见美丽的校园风景,难免起了思乡之情。官大,权大好说话,司令部的鬼子们设法运来了樱花树,让日本樱花在武大扎下了根,日本鬼子却如同花期短暂的樱花,八年后飘回了老家。后来赶上中日友好,日本又送来了樱花树,武大也被分送了若干,加上学校自己种上的樱花,形成了不小规模的樱花林,武大成了著名的樱花景点。所以武大的樱花起源虽不正,但结果却很美好,让武汉三镇的人民在离家不远的地方都能观赏到美丽的樱花。 老孙说,现在收的门票很多,但都归学校笑纳了。想想也是,每年三月底四月初来武大看樱花的人群络绎不绝,校园成了公园,樱花树下,人挤得满满的,门票收入大大的。对了,门票也从一元人民币升到二十元了,这等好处怎能让学生会独享!(现在已经改为网上预约,不再收费)

        孙大师哥在东湖边上的餐馆请我们吃武汉的特色菜,不是传统的热干面,莲藕排骨汤,不是豆皮或武昌鱼,那些菜都弱爆了,眼下武汉当季最热火的是小龙虾!在露天大场院似的餐厅里,百来张木制大原桌上都是一盆盆(不是一盘盘)的小龙虾,吃客多为武大或附近其他院校的学生,大家一扫文人的斯文相,撸胳膊,卷袖子,扑向小龙虾,大吃大嚼,满桌子都是红虾壳,充分展示了武汉人民对麻辣小龙虾的热爱,餐厅的生意异常火爆。

(我们吃的小龙虾正是装在这样的不锈钢盆子里的!)

        酒足饭饱之后,我们又重返武大校园,散步消食。那天月明星希,微风徐徐,我们沿着蜿蜒的小路走着,从前方露天的会场飘来了动听的音乐,昝教授说是即将毕业的学生组织了晚会。走过,路过,这等好事自然不能错过。会场依山而建,座位成梯次型,可容纳几百看客。大门敞开,人们可以随意进出。除了舞台正前方为摆放的座椅外,其他都是水泥台阶,观众可自由选座位。我们赶上的是歌舞,以武大怒放的樱花为背景,身着白色纱裙,一群美丽的姑娘们在台上翩翩起舞,面容姣好,姿势优美,赶上专业团队的水平了。我今天的运气真好,在武大的游览中,既大饱了口福,又大大地享受了眼福。

         都到了这步田地,我这小人还贪心不已地提出要去昝教授的实验室参观。我一曾经的文科生,对理科生本能地怀有敬意,特别是理科的美女教授,那敬意更如滔滔之江水……

        得,昝教授二话不说,领着我直奔化学系的大楼。化学系大楼的正厅高大明亮,墙上挂有不少照片,都是化学系的泰斗级人物。保安询问过之后,放我们进了大楼。昝菱的实验室分为两个部分,以走廊为中间线,一侧为办公室,另一侧就是实验室。每间实验室的外墙上都订有标明担纲教授姓名的牌子。 时候已经不早了,但每个实验室里都是灯火通明,里面的同学和老师都在工作。昝菱告诉我,她需要做实验的时候也是常常熬到半夜三更,和基本能正常作息的文科同学相比,理工科学生和老师需要更多的体力和精神,但科研的成果却能富国强民,科技救国不是空话。

         三十年代初,民国的文化先驱王世杰,李四光,叶雅阁等人将张之洞创办的自强学堂拓展成当时国内的一流大学,在武汉郊外名不见经传的罗家山上建立起学术严谨,风景秀丽的武汉国立大学,让罗家山脱胎换骨,成为名满天下的珞珈山(当时武大教授闻一多先生改的名字,一洗乡气为文气的典范)。让仅有四门学科的自强学堂发展成文、法、理、工、农5个学院15个系以及2个研究所的综合性大学。珞珈山,东湖水都见证了武大的蜕变和发展。在清朝末,被列强欺辱,虽死犹生的民族自强精神让第一个国人创办的学堂如小小的蛹,蛰伏之后成为脱茧而出的蝴蝶,舞动在历史的天空,留下自己的痕迹。而今天的武大,也已不再是蝴蝶,而是展翅高飞的大鹏,飞向更高的空间。

(当年的罗家山——后来的珞珈山)

         让我这一过客再真诚地赞美一次:东湖水!珞珈山!你绝不会是柔弱颦眉的西子,虽没有许仙白娘子的动人传说,却能鼓起国人自强的士气,多少莘莘学子在此受教获益,让珞珈山的武汉大学成为开启智慧的力量女神!

June 

(图片均来自网络)

 

 

 

版权归Vansky所有,转载请标注链接。
版权归Vansky所有,转载请标注链接。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