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xshare

生活在温哥华:融入主流社会,你的标准是什么(之三)

阅读量:17728 评论数:0
版权归Vansky所有,转载请标注链接。

 

 

今天,我接下来要讲的话题是,新移民真的有必要,急于“融入主流社会”吗?

 

注意,我说的是融入,融化于。换一个说法就是,移民是不是应该,而且可以在加拿大这个新国家创造属于自己的圈子?无论是社会的圈子,还是经济的圈子?而不是一定要去入别人的什么圈子。

 

有的人可能会说,中国人就爱扎堆。来了加拿大也不能融入加拿大社会,还要去搞什么自己的圈子。哼,听起来挺冠冕堂皇的哈。不过我倒觉得,那些炮轰中国人扎堆的人,可能没见过印度人、韩国人在加拿大是怎么扎堆的。

 

在温哥华,印度人的数量比不上中国人,但是你看看印度人,在建筑行业是如何扎堆的。他们恨不得将这个行业的肉全部吃光,连一根骨头都不想留个其他人。我曾经找印度人来做外墙的油漆,他们毫不犹豫的就把跟房屋相关的其他印度服务商都介绍给我,还为他们打包票,为他们说好话。

 

印度人在加拿大推广自己的文化方面更是不遗余力,在享受加拿大开放性文化政策的同时,好像从来没有听说过他们如何强调要融入主流社会,反而是挺坚决的反对和抵制对印度文化的融合。

 

更不要说伊斯兰教文化在加拿大是如何坚决抵制主流文化的。他们简直就是恨不得把他们的文化强加到别的文化之上。

 

 

还有一些在加拿大待的时间比较长的人,喜欢讥讽那些到了加拿大却只能住在唐人街的中国人,当然,现在已经不是唐人街,而是列治文了。他们大概不知道在高贵林这个地方,虽然韩国人的数量并不像你以为的那么多,却在这里建有自己的“韩国商业中心”、“小韩国城”。还有,如果你有机会在高贵林这个地方的麦当劳去吃早餐,或者到晚上到TIM HORTONS喝咖啡,你会听到满屋子里都是一堆一堆的韩国人,大声的讲着韩语。

 

当然,我们中国人有列志文,这个城市整个就是一个超级的CHINA TOWN,市中心70%以上的人口是中国人,大部分临街商店直接用中文做招牌,所有的银行和大型服务机构都提供方便的中文服务。从大陆来的老人,在列治文生活,可以完全不用英语。

 

 

懂得历史的人就知道,无论白人黑人黄人,每一批早先来到加拿大的移民,无不以“扎堆”开始自己的新生活。比如今天的纽约最早就是荷兰移民聚集的地方,后来被英国人夺了去。魁北克城,也曾经是法国人聚集的地方,后来被英国人打败,两家人,一人一半。所以,扎堆,在求生存的过程中,就是抱团取暖,应该理解为一种再自然不过的事情。没有了这个过程,很多新移民,可能就会冻死饿死。过度地强调尽快融入主流社会,恐怕会让一些水性还不够好的人,很快就在这个移民社会的大风大浪中淹死了。

 

另外,加拿大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多元文化是加拿大的基本国策。比如说,加拿大是英语和法语两种官方语言。在魁北克,在蒙特利尔,英国人的社区是英国人的社区,法国人的社区是法国人的社区,我怎么就从来没有听一个中国人,或者一个加拿大本地人讲,让法国人都融入到英国人的社会里去啊。

 

据说到这个世纪的中期,整个大温哥华地区就将是一个亚洲化的城市。我在前面也已经讲到,我认识的美国人,理想中的加拿大就是列治文,不是温哥华。而且,温哥华这个地方,主流的经济是房地产和国际教育,从公司方到顾客方,华人都是这个主流经济的主体,既然如此,所谓“融入主流社会”的含义是不是应该调整一下了呢?

 

再进一步,如果,一批新移民,能够在加拿大这个新的国度里,建立起自己的社会的经济的圈子,是不是应该可以相对独立,而且受到尊重,而不是因为他们是新移民,他们的皮肤不是白的,就一定要融入一个所谓主流的社会里去呢?(待续)

 

版权归Vansky所有,转载请标注链接。
版权归Vansky所有,转载请标注链接。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