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xshare

艰难的起飞

阅读量:5238 评论数:0
版权归Vansky所有,转载请标注链接。

    201212010549_艰难.png
                                             

                     艰难的起飞

1970年的八月五日,对很多人来说并无特别之处,而对广州外国语学院三百多名学生而言却是个特别 的日子。他们本应于69年毕业,无奈种种原因而推迟,直到70年八月的这一天,他们才成为广外的第一届毕业生。广外65年创办招生,66年全国文革开始停止招生,他们成了前无各科学长,后无学弟学妹的全国唯一。在广外的校园里仅仅学习了一年半的时间,大家就在文化大革命的大潮中,经风雨,见世面,唯独没有完成系统的学习规划。当年的热血青年在广外度过了上学上课一年半,参加运动好几年的日子。风云变幻的四年多过去了,没有盛大毕业典礼,亦无像样的毕业证书,送给他们的只有一则通知:收拾好行李,三日内离开校园。车票已经买好,同学们没有从容告别的时间,就要即刻去工作单位报到,大家在匆忙之间离开了学校,奔赴各自的岗位。65年将他们带进了广外校园的和煦春风早已逝去,而文革末期的寒潮却将他们生命中最宝贵的青春时光打落的斑驳而凌乱。

这三百多学生中,大部分来自边远的农村,家境贫寒,祖辈世代务农,家里人大都没有文化,但家人却节衣缩食,供养出祖祖辈辈里的第一个大学生。罗松同学来自广东丰顺合山口村,兄弟姐妹八人,在母亲竭尽全力的支持下,从小学读到高中,还考上了广外。母亲喜忧过半,欢喜的是儿子争气,考上了大学,忧心的是去广州的路费没有着落,最后只能将家中唯一值钱,但还没养大的小猪卖掉,得款为罗松凑足路费。张杰同学是父辈兄弟倆不分家的客家人,大家庭共有十七人,家贫本读不起书,所幸有大家庭的相助,才能有了学习的机会。龚国祥同学来自梅县南口镇的双桥村,家里同样是贫寒的农家子弟。潮州,梅县客家人居多,在广东地区历来是重视文化的地方,出了不少人才。他们是许多农家子弟的缩影,凭借着奋发图强的一股韧劲,从千万个农家子弟中脱颖而出,考进了千里挑一的广州外国语学院。很多来自农村的学生是穿着报废轮胎做的简约凉鞋,挑着装着简单行李的麻包袋来到广外,依靠着国家的奖学金支撑着自己在广外的生活和学习。他们满怀希望进入了广外,和现在大学“本科一操场,硕士一礼堂,博士一走廊”不同,当时稀有的大学生是人们眼中的天之骄子。他们本以为能够一飞冲天,一展大鹏的翅膀,成为建设国家的栋梁才,可惜一场突如其来的文革改变了许许多多中国人的命运,也改变了他们对未来的期望。

201212010638_艰难1.jpg

(部分69届毕业生的旧照,前排左起第四人为杨帼玲同学,前排右起第一人为罗松同学)

除了几十名幸运的同学被留校,分配到部队机关和京城里的国家机构,大部分同学都被分在广东,海南,广西和贵州省的各个贫困地区的公社或县城的中学任教。那时节,广东广西等地的县城可不是如今兴旺发达的景象,各个小县城非常破败和落后,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一辆自行车就是高大上的象征,更不用提那些坐落在所谓公社的乡间学校了。

杨帼玲同学家境富裕,当医生的母亲带着三个年幼的孩子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父亲留在香港做事,用我们老广的话说,那是有“南风窗的人家”。她心怀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带着小提琴随男友张杰到了贫困的广东揭西县,生活水准“飞流直下三千尺”,不但如此,当地的教育部门以影响革命工作为名,不允许夫妻同在一个学校工作,一个分至南山中学,一个调去龙潭中学,相隔十几里弯曲山路,比一年一度七夕相会的牛郎织女好些,每逢周末两人可以相见。

201212010757_艰难2.jpg

(这是揭西县某地的旧照片)

生活的困难可以克服,但工作却难以让人心服。在南山中学,杨帼玲老师教过政治、语文,教过数学、化学,还要求她测量过学校的占地面积,检测土壤的酸碱度,这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安排,杨老师学的是外语好吗!73年的马振扶公社中学事件(各位可以网查当年的详细情况),让全省中学的英语科目停滞一年,估计英语课连打酱油都没门,英语老师只能去教其他科目。直到76年打倒四人帮之后,杨老师调入县城的重点河婆中学,她和张杰老师终于开始教授英语并分别成为各自学校的教学骨干。

1979年的春天,邓爷爷在中国的南海画了一个圈,建立了深圳珠海特区。中国终于迎来了改革开放的年代!杨帼玲和张杰老师在79年的夏秋季节调进珠海一中。其后在84年,龚国祥和刘美芳老师(69届)也从博罗县中学进入深圳一中,罗松老师留校后也辗转至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任教。他们成为特区教育界的开拓者,从广外毕业十年之后,历经重重困难,艰难地起飞,为广东教育事业留下了改革初期最宝贵的经验,实现了自己的人生腾飞。

杨帼玲老师将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历届学生的高考均取得优异成绩,98年的学生成为广东省英语单科状元,因教学成绩突出,杨帼玲获得全国优秀英语教师称号。张杰老师一直担任着教学工作并担任中学的教导主任,98年被评为特级教师,他多年在珠海市教研中心工作并成为中心副主任,担任过珠海市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和秘书长。罗松老师是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应用英语学院的副教授。龚国祥老师一鸣惊人,调入深圳中学时已年近不惑,但依然勇敢出征,在深圳领导的大力支持下,1990年一月开始到外省考察,决定开办深圳外国语学校,开始招聘教师,临时租用教室,仅仅用了半年时间,于1990年9月1日,深圳外校正式开学,以惊人的深圳速度创办了深圳外国语学校,成为首届校长,将仅有4位在编教师,51名学生的外校拓展成几千学生规模的优质学校,自1998年至2019年,共有51人次获得高考省市状元。不仅中考高考成绩优异,学生还在各类国家级及国际性赛事中,多次摘得桂冠。2010年龚校长评选为深圳特区改革开放三十年教育创新优秀人物。2020年10月13日,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表彰其为“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创新创业人物和先进模范人物。 他的《龚国祥教育思想文集》一定会引导施教者更好的进行工作,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201212010842_艰难3.jpg

(龚国祥师哥正装照)

还有许多同学在艰苦而平凡的教育岗位上默默耕耘,不少毕业的同学并未分到对口的单位,如胡文振师哥,直接进了乡村公社当干部,几经变动,成为珠海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负责人,最后任珠海旅游局副局长。艰难困苦没有让他们惧怕和退却,即使是在人生的谷底,他们也没有“香菇兰廋”,放弃自己的努力和拼搏,最后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贡献。

70年末我们进入广外时,65届学哥学姐已经离开,未曾与他们有过直接的交流(留校的除外,如罗松老师等)。但在地球一隅的温哥华,我有幸与他们其中的几位有了联系,听了他们的故事,让我感动,让我为广外有这样的首届毕业生倍感自豪!在那样的年代里,当杨老师打着手电筒,推着陈旧的自行车,载着抱着生病的年幼孩子的家婆在漆黑的夜里去乡间的卫生所求医;当他们被作为“万金油”一样使用,教授并非所学专业的科目;当他们生活在破旧潮湿的土砖房子里;当他们的前途全然无望的时候……他们真正有权利说:我太难了,可他们什么都没说,只是咬紧牙关,栉风沐雨,终于见到了人生的彩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是他们真实的写照。

致敬广外65届不向命运低头的师哥师姐们!

 

(65届部分学生图片由杨帼玲老师提供,其他图片来自网络)

June

2020年11月3日于温哥华

版权归Vansky所有,转载请标注链接。
版权归Vansky所有,转载请标注链接。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