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xshare

父母心中最美的画

阅读量:3734 评论数:2
版权归Vansky所有,转载请标注链接。

 

父母心中最美的画

        Quneenydou

      作为父母,我们自以为很了解我们的孩子。但是实际上,我们所了解的更多是孩子的表面, 大多限于那些看得见和摸得着的东西。比如孩子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性格脾性怎样,学习成绩怎样等,而对于那些深藏在孩子内心里的东西,比如他们思维的逻辑性,判断力,想象力,价值观形成和情感,我们又了解多少呢?

      作为教育的深度参与者,父母对后者的了解可能更为重要,通过它,我们才能深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把握孩子的思想,才能获知我们孩子行为的后台运作模式。

      我家儿子六岁半了。最近,Ryan闪现了几件不俗之举,让我对他的“后台”有了些许了解。

 

         第一件事:孤独的赢家

     

      二月初,Ryan从学校拿回张大纸。大纸的尺幅足有一个书桌那么大。纸上大字写着一句话:“Do you think the groundhog will see its shadow tomorrow?”问句下面用竖线分为左右两栏,左栏标出“yes”,右栏标出“No”。在yes下面是十几个学生签名,而在“No”的下面只有两个签名。一个是Ryan,一个是老师。

      这是干什么?一问才知,这是老师在课堂上出的一道问题:“你们认为明天地猪会看见他自己的影子吗?”。

      地猪是什么?干嘛要问这么个怪怪的问题?带着疑问,我又是问孩子,又是上网查,一番折腾,终于搞清楚这是一个逻辑题。好像在北美学校里,二月二日这一天,学校大多都会出这个问题来问小学生。

      传说二月二日这一天,地猪,也即旱獭会从地里爬出来看一眼天光。如果他能看见自己的影子,那就是春天没有来,他就会回到洞里继续睡6个星期;如果没看见自己的影子,他就不会再回去睡觉,因为春天来了。围绕这个传说,北美专门设定二月二日为地猪节。

      这里边有一个等量关系,即看不见影子等于春天来了,看见影子等于春天还没来。现实中的二月意味着春天就要来了。那么,正确的回答应该春天来了,也即地猪看不见自己的影子。

      简单地说,老师就是要学生回答:春天来了。

      把简单的问题搞得这么复杂其实就是一个思维游戏。要想得出结论,就需要做一番逻辑转换。老师的用意就是想通过这个逻辑关系的转换,来检测和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看到孩子拿回来的这张大纸,我感到惊异。我当然惊异儿子的逻辑判断力,但我的惊异不仅仅是出于对我儿子的骄傲,还基于出乎意料:原来这么简单的问题对大多数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这么具有挑战性。直到此刻,我才明确地意识到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的薄弱与成人之间的差距是如此之大,而此前我是多么熟视无睹!

      当然,我也惊叹Ryan的定力,面对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回答“yes”的绝对强势,我家Ryan逆势而动,独自一个人选择“No”。我真不知道这是他的勇气,还是他的稚气使然。

      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第一,Ryan理解了这件事情,他从弯弯绕的现象背后找到了这件事情的内在逻辑关系,并把握住了本质。第二,反映出Ryan对真理的坚持和执着,以及不随波逐流的那份自信。这是不容易做到的,即便我们成年人在自己成为绝对少数时也常常会怀疑自己,动摇自己的立场。   

      或许脱离世故的稚气更利于Ryan对真理的坚守。

      应该是为了激励,下课后,老师把自己的名字写在Ryan的名字下面,并把这份答卷送给了Ryan。

       一张纸,错和对的比例为14:2。

      

       第二件事:6岁纠结“16岁的纠结”

     

      其实第二件事发生在半年前Ryan刚满6岁的时候。在赶往滑冰场的路上。一边开车,我一边和孩子聊天。我讲到一件事情,涉及到对一位成年人不诚实行为的评价。我是随心所欲地瞎聊,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没想到Ryan听得很认真。

      他突然问我:“爸爸,我觉得我不诚实,那我是不是也不好。”

       “你哪里不诚实呢?”我问。

       “在学校里,我想让同学跟我玩,我就会对他说石头底下有宝藏,叫他们跟我一起去找。这是我搞的trick。那我搞trick不诚实,是不是我就不好!”

      我心里咯噔一下。没想到6岁孩子的思想这么复杂,已经开始纠结价值准则问题了。

      我纠结类似问题的时候是16岁。那时正是大学临考前,因为政治课的哲学启动了我对价值观的思考。我纠结同样的问题。为什么说是纠结呢?因为我陷在一个思想的泥潭里,百思不得其解:按社会价值准则,做人应该诚实;但现实中,我却时或不诚实。有的时候,我明知道不诚实,但我必须选择去做。而做的结果并不足以造成对自己的谴责,甚至有时还会有很好的客观结果,也就是所谓善意的欺骗。

      我纠结的问题就是为什么社会认定的价值准则与我的行为时有对不上,换句话说就是“诚实不一定好,不诚实不一定坏”。如果是这样,为什么还要界定和遵循“诚实”这一准则。

      挣扎了很久,我才搞明白对于价值准则的遵循是有条件的,即它是社会的共同准则。既是社会的共同准则,那么,不同的社会就有不同的准则。所以在这个社群中认同的诚实,到了另一个社群可能就不被认同,甚至相反。

      我青春期纠结的问题,我家儿子6岁就开始纠结了。

      “妈呀,是我的16岁等于他的6岁,还是他的6岁等于我的16岁?”我心中暗自惊异。

      好在我想过,并且还算想明白了,不然,真不知道如何回答他。

      我拿人贩子给他举例:“如果一个人贩子来骗小孩,他肯定不诚实。那他的行为肯定是坏的;可是,反过来,你发现人贩子要骗你走,你就对旁边你不认识的人喊爸爸。人贩子被你骗了,以为你爸爸真的在身边。他就被吓跑了。这种情况下,你的行为是欺骗,但是你保护了自己。虽然你不诚实,但是你的行为是聪敏的,机智的,好的行为。

      都是不诚实,但是人贩子的不诚实是坏,而你的不诚实却是好。那么,是不是说诚不诚实无所谓呢?不是,诚实非常重要,但是诚实是有条件的,对诚实的人和好人必须诚实;对不诚实的人和坏人不能诚实。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看结果,看你的不诚实是善意还是恶意。善意的不诚实有时是可以接受的”。

      惊异于“他6岁纠结我16岁问题”之余,我忽然发现,其实这根本不是“他的6岁”和我的“16岁”的问题,而是一个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容易被父母忽视的问题。不管是6岁,还是16岁,价值准则问题一直在孩子心头缠绕。只是我活到16岁,没人告诉过我,一切得由我自己来感悟;而他6岁,好在有个还算明白的爸爸,可以帮助他关注并解决心头的疑惑。

      价值观的问题值得关注,否则真的会困扰孩子,孩子会在道德准则和自我行为之间不停地纠结,最后的结果是“剪不断,理还乱!”

 

         第三件事: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也是在去冰场的路上,孩子打开车床,对着窗户外面大声喊叫。我问他喊什么,他回答说看有没有回声。我告诉孩子,这样喊,不会有回声。因为回声产生是有条件的。要有墙,声波才会反弹回来。没有墙挡着,声波跑掉了,声音就回不来了。

      儿子突然问:“为什么不用衣服把声音包起来?要是四面全用衣服挡住,那么会不会回声更大?”

      Ryan 的问题让我又一次感到惊异。我惊异他的想象力,这应该算得上是异想天开。

      他的思维是如此活跃,他没有因为我回答了他提出的问题就到此为止,而是继续展开思想的翅膀,接着扩展思维。其思维活动既有连续性又有跳跃性。连续性体现在逻辑的连贯上,从墙到衣服,共同的特点就是挡住声波;跳跃性体现在材料的变化,从墙面到衣服,一个质硬一个质软,反差对比鲜明强烈。

      更重要的是,他提出的问题曾是材料科学研究解决的一个课题:即障碍物表面坚硬光滑容易产生回声;反之,表面柔软则易吸收声音;另外,粗糙的表面易散射声音。为保证声音清晰,音乐厅和录音棚通常会通过用软质面料包墙来减少回声。

      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著名的吉德林法则也说:提出问题本身就是解决问题的一半。

      试想,如果前人没有研究和解决这个问题,那么6岁Ryan提出的问题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科研课题。

      我惊异他瞬间的思维火花竟如此亮眼!

 

         第四件事:考状元的结局

 

      睡觉前,我一般给孩子讲点儿历史。讲到中国在唐朝开始实施科举制度时,孩子不解什么是“科举”。我给他解释科举就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我觉得这还是太抽象,不利于他理解,就想给他举例:“你听说过考状元吗?”我问。

      “我知道!”他回答。

      “嗯?这你也知道?” 我很是怀疑。状元这种东西是老古董,小孩子历史知识不多,能够知道状元,这不容易;更何况他在加拿大出生成长,是个地道的CBC。我挺惊异!

      “ 那好,我问问你,考上状元能干什么?”

      提出这个问题,我本意是希望他回答能被朝廷委以重任。没想到他的回答竟是:“可以娶皇帝的女儿。”

      “我的妈呀,这都是从那里学到的东西!” 我惊得下巴直接掉下来!

      他妈接着问:“你想娶皇帝女儿吗?”

      “但我不知道能不能考上状元。”看上去,他说这话时底气不是很足。

      “看来还是想娶!” 他妈看出来了他儿子的心思。

      可我看出来的是中国文化的穿透力!我们成年人茶余饭后不经意的聊天已然成为他获取知识养分的沃土。

        

         第五件事:张口就来“顺口溜”

     

      我一直在帮Ryan背古诗。说是背古诗,其实他一点也不费劲儿。我每天早晚把古诗给他唠叨几遍。不出一个星期,他就自然而然记住了。坚持一年多,每天雷打不动,久而久之,现在已经会背80多首古诗词,提前完成了国内小学课件要求的学习目标。有些诗,时间一长,他也会忘,但是一复习又全记住了。重复几遍,就刻在脑子里,不会丢了。

      Ryan对作诗突然感兴趣了。前两天,在车上,非缠着让我赋诗。我推脱说我不会作诗。儿子不以为然地揭我老底儿:“你说过你上大学的时候,开运动会,别人拿奖牌,你也拿奖牌。你拿的是写诗的奖牌”。

      他说的是我运动项目不好,无力出赛,但有力出诗。一场运动会下来,打油诗什么的批量生产,宣传奖自然非我莫属。

      被逼无奈,我只好一边开车一边信口胡诌几句应付他!

      “家有好儿子,从小爱学习,读书很努力,长大成大器。” 说完了,我自己还挺得意,句句押韵呐!

      没想到话音刚落,儿子模仿我,张嘴就来:“爸爸对我好,从小把我教,我要好好学,长大立功劳。”

      “行啊!儿子,出口成诗啊!” 我不吝赞叹,脱口而出。

      他对自己的即兴创作也很意外,兴奋地催我:“快,快,快,给我写下来!”

      听到孩子的顺口溜,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会写顺口溜了,说明中文学得不错:从单纯的模仿发展到开始尝试创作了,这无疑是巨大的进步。不过,让我感动的是他发自内心地表达对我这个老父亲的感激之情,这其中饱含着对父亲的理解和对那份慈爱的感怀。

 

      孩子之于父母,其实就是爹妈的作品。一幅好画,不仅形似,更需神似;一幅好字,不仅要见功力,还要见风骨;一篇好文章,不仅要滴水不漏,还需有神韵;一个好孩子,不仅要有知识技能,还需精气神兼备!

      说到底,孩子就是一部作品,需要呕心沥血,倾心打造,马虎不得!

      以上乃自己养孩子的一点儿心得,有收获,也有喜悦,在此与为人父母者分享共勉。

版权归Vansky所有,转载请标注链接。
版权归Vansky所有,转载请标注链接。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