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xshare

进来就出不去了,绝对干货!3句话掌握英语(一)

阅读量:19397 评论数:8
版权归Vansky所有,转载请标注链接。

 

生活在加拿大,英语是我们沟通外界非常重要的工具,但是并不是每一位朋友的英文都让人满意,都达到自己理想的水品。

其实想要学好英文,并不困难,看了下文,一定会让你重新看待学英文。

 

190515161218_1000.jpg

 

轻松学英语第一步:建立英语思维

为什么大家学英语学得这么累,最后依然对英语糊糊涂涂?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我们的学习能力太差了!!我们的老师太笨了!!!


这篇文章主要是给大家讲英语的基本结构, 看了这篇文章,你们会突然就明白,英语怎么会如此简单!!

例如,我们中国人一见面第一句话是——“你吃了吗。”
  英国人一见面的第一句话是——“今天天气怎么样? what’s the weather like?
  为什么中国人一见面就问:你吃了吗? 英国人一见面就问:天气怎么样?

 

咱们来看看语言是怎么来的……

这是中国地图:

190515161219_1003.jpg

 

这是英国地图:

190515161253_1005.jpg

 

首先,咱们中国人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活了五千多年。我们中国人靠什么生活了五千年之久?靠种地!!!也就是说五千多年来,我们都是靠种地为生,咱们中国人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农民种地需要土地肥沃,需要气候条件好,这样粮食才会多。中国土地肥沃吗?不肥沃。气候条件好吗?也不好。因此收的粮食自然也就不多。粮食一不多,就导致中国人最关心的事就是“吃饱”,所以一见面就问“你吃了吗?”。从这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地理环境决定了中国人在这块土地上干嘛?——种地。种地就决定了粮食不够吃。粮食不够吃,就决定了中国人的语言特点,第一句话就是——“你吃了吗?”,因此,中国的地理环境就决定了中国人的语言。

 

咱们再来看英国人的语言。英国人一见面就说“今天天气怎么样?”。咱们把英国人为什么问“今天天气怎么样”这个问题弄明白,学英语的问题就全解决了。从上面的英国地图,我们可以看到英国人是住在一个岛上,四周都是大海。既然是一个住在岛上的民族,他们用得着像我们中国人一样种地吗?咱们中国人种地春天播种,秋天收获,忙一年才收获那么两三次,多累呀!!所以他们犯不着跟我们中国人一样种地,打渔就好啦,吃现成的。三百六十五天,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打,自然也就不缺吃的。既然英国人不缺吃的,那他们在什么情况下才会挨饿? 要是天气刮风下雨他们还能出海打渔吗?不能吧?所以只要一刮风下雨,他们就没法出海了,不出海就打不到鱼,自然也就挨饿。所以英国人最关心的是天气,见面必问“今天天气怎么样?”。英国的地理环境决定了英国的语言,这个岛国就决定了英国人的思维方式,也决定了它的语言特点。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你只要听这个民族的第一句话,就知道这个民族的特点。

 

咱们再来举一个例子:日本。日本的第一句话是:“昂吧里嘛斯(音译)”也就是“努力吧”的意思。咱们先来看看日本的地理环境:首先,日本也是一个岛,它不像英国这个岛,鱼多的是,只要天气好就不会挨饿,所以英国人先关心天气。从地图上看,可以知道,日本比较靠近咱们东北,是一个纬度很高的地方。纬度高,说明这个地方冷。天气一冷,种粮食就不容易长。由于这个地方水冷,鱼自然也不爱去。那么就造成日本收获粮食少,打渔又打不到的局面,收成很困难。那么日本靠什么存活到今天?“昂吧里嘛斯.”努力吧!

 

你看我们中国人的特色,刚出来就问:你吃了吗?那日本人呢,你刚一进厕所,他就“昂吧里嘛斯,昂吧里嘛斯。”上厕所他也“努力吧”。


一个民族的思维习惯是改不了的。一个民族的地理环境就决定了这个民族的思维习惯。这个思维习惯,就决定它的语言特点。

 


咱们学英语为什么学不会?问题出在哪里?——我们一直在拿“农民”的思维去学英语,去学“渔民”的语言。怎么可能学得会呢?以前的老师也是在用农民的思维在教我们,所以写出来的句子还是农民。你怎么样才能改变,把学英语变得简单?你要改变你的思维方式。用渔民的思维方式去学英语。建立一个渔民的思维方式难不难?我告诉你,一点都不难,非常非常简单。

 


渔民的思维方式非常简单,它的语言特点也非常简单。它比我们农民简单得多得多。咱们举个例子:过马路


中国人过马路

 

190515161219_1001.png

 

英国人过马路

 

190515161219_1002.png

 

咱们来看看中国人过马路是怎么过的?想从哪过就从哪过,对不对?十个中国人过马路,会从十个不同的地方过。如果是十个英国人呢?他们都会老老实实的走人行横道。你看中国马路跟英国马路就知道了。中国的马路中间都有一个栏杆,这个栏杆就是为了防止咱们中国人横穿马路。结果,走不过我们就跨栏,看我们中国人有运动精神吧?跨着,跨着,跨出了个刘翔来……英国人马路中间都没有栏杆,可是他们都不横穿马路,都走人行道。为什么?——渔民!!

 

为什么中国人过马路想从哪过就从哪过呢?我们来看看中国人五千年来是怎么生存的。我们是农民。我们是个体经营,知道吗?我在我的地里种土豆,你管得着吗?我种玉米,你管得着吗?我六点钟下地,你管得着吗?我八点钟下地,你管得着吗?我今天不去了,你管得着吗?所以农民是我想干什么,他就干什么。所以到今天,他想从哪过他就从哪过。这是个体。

 

咱们再看看英国人,英国人是渔民吧?英国人是在海里打渔。一个在海里打渔的民族必须要用大船吧?用一个小船能行吗?到海里就翻了。它必须要用大船。一个大船必须有五个人,十个人。必须有掌舵的,有升帆的,有撒网的,有划桨的。那么英国人这五千年它是怎么作业的?集体,团体。所以咱们来看:比如我是船长,我说六点钟上船起航,所有的人都怎么样?都要六点钟来。我说向东划,所有人都要向东使劲。所以它形成了一种思维方式。就是说非常守规矩,非常讲秩序。你看我们中国人,公共汽车一来的时候“呼~~”都往那挤。而英国不是,英国人:“即使剩下一个人,它也老老实实地排成一队。它的生产生活方式就决定了这个民族的特点。


现在咱们再来说语言,前面我们说了: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就决定了这个民族的语言特点。中国人的说话特点是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也就是一个意思让十个中国人来表达,十个人会说出十句话,十个不同的表达方式。而让英国人表达一个意思,就跟他们都走人行横道一样,十个英国人说出的话一模一样。所以这种语言非常非常简单。简单到让人难以置信。不像我们的语言,我们语言到今天为止,你想把中国的语言统一起来是非常困难的。现在我们来看看中文复杂到什么程度,例如:我们可以把一个东西叫做一支笔、一张纸、一台电脑、一块眼镜、一条毛巾、一张桌子……但是英国人呢?a,一个a,全解决了。他搞不清我们中国人在干什么。你们累不累啊?我们就这么累。英语就像刚才我说的那个a的表现形式,它跟中国完全不同。我们中国人最擅长把简单问题复杂化,而英国人最擅长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英语简单到什么程度?我来告诉你,英语只有三个句子。对,你没看错,英语就只有三个句子。英国人就会说三个句子,英国人要是说第四个句子,我爬楼上跳下去摔死。一个民族语言表达只有三个句子的时候,你就知道它有多么简单!!有多么容易学!!


我用最快的速度把这三个句子给你们讲一遍,因为我不讲得那么细,只是给你们介绍一下。主要是让你们明白它有多么简单!!


比如,我们看这个句子:The man is a teacher. 这句话怎么翻译?——这个人是一个老师。
  The man 是什么意思? Is是什么意思? Teacher是什么意思?
  如果有人说:Is是“是”的意思,那就完啦。这是什么人?农民!!为什么?——他(她)在学英语的第一天就被老师一脚踹粪坑里了,得花一辈子从那粪坑里往外爬。


  因为把“is”当“是”了。这样就惨啦!! Is 是“是”,they are teachers的“are”也是“是”。那英语就没办法学了。


  这样的话“How are you ? ”就变成“怎么是你”了。
  “How old are you? ”就变成“怎么老是你”了。
  然后“天天向上”就“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
  “人山人海”就“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 ”
  “给你点颜色看看”就“give you color to see see.”


结果全是拿英文单词按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拼出来的句子,翻译出来的句子全是这玩意,根本不是英文。所以我们以前是用什么思维方式在学英文?农民!!


  我们再来看看“渔民”的思维方式。咱们看下面几个句子:
  这个人是一个老师。(英文怎么说?)—— The man is a teacher.
  刚好和中文对上“人——man 是——is 老师——teacher”

  再看这个句子:
  他很忙。——中国人说“他很忙。” 中文有“是”吗?——没有!
  英国人怎么说?He is busy. 英文要不要“is”?一定要有。


  第三个句子:
  她在教室里。 中文里有“是”吗?——没有。
  英文怎么说?——She is in the classroom。


你看,中文一会有是,一会没有。而英文怎么样?非有这个“is”不可。那我们首先就要搞清楚,英国人为什么非要跟这个“is”没完没了?


我们说过了, 英国人只有三个句子,它只会说三句话。那么,一个民族只会说三句话的时候,首先就要区分出来这三句话。靠什么来区分呢?我举个例子,开奥运会,有三个国家参加奥运会。老远,我们就说美国队出来了。怎么知道美国队出来了?美国队举着美国国旗。我们说英国队出来了,英国队举着英国国旗。一看五星红旗,我们就知道谁出来啦?中国队。英国人说每一句话的时候它最在乎谁?在乎那面旗子。英文的第一面旗子就是“is 、am、are”当你发现一个句子有“is、am、are”的时候,你就知道英国人想说什么啦!!英国人想说:

  当“is”后面是名词的时候,它表示是什么。—— 什么人、什么东西是什么。
  当“is”后面是形容词的时候,它表示怎么啦。——什么人、什么东西怎么啦?
  当“is”后面是一个介词加名词(我们叫它介词短语)的时候,它表示在什么地方。——什么人、什么东西在什么地方。


  要是你明白了上面说的,你就明白了英语的三分之一。这种句型就叫:主系表。“is/am/are”就是这个句型的灵魂。这个句子就是三个单词:主、系、表。
  主语永远是名词,人或者物。
  表语呢?有三种可能性:一种是“名词”,表示“是什么”。
  二是“形容词”,表示“怎么了”。
  三是“介词短语”,表示“在什么地方”。


  掌握了这个句型,就掌握了英语的三分之一。剩下的就是要牢牢记住这个“be(is/am/are)"的变化。

  比如:现在时——is/am/are
  过去时——was/were
  将来时——will be
  完成时——have been
  过去完成时——had been
  将来完成时——will have been

  非常简单,一下子就记住了。你们看:
  你有钱。——You are rich.
  你将来有钱。——You will be rich.
  完成时呢?——You have been rich.
  过去完成时——You had been rich.
  将来完成时——you will have been rich.
  过去将来完成时 ——You would have been rich.

  ··········

  一共就八句话,这个句型就学完了。学这么点就学了英语的三分之一

  ----------------------------------------------------------------------------------------------

  你们之前为什么出问题了?咱们来看看问题出在哪····

  看这个句子:The man is a teacher.

  Man 是什么词?——名词
  Teacher 什么词?——名词
  in the classroom。Classroom什么词?——名词


  我们来看看英语是怎么变长的。因为英语一变长,咱们就乱了。
  比如我说:从英国来的那个人在教室里。(从这里有些人就开始乱啦)
  “英国来的”我们用什么介词?——From “从英国来”——From England

  从英国来的(介词短语)那个人在教室里。——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咱们中国人“在用介词短语做定语的时候,修饰哪个名词放在哪个名词的前面。”

  The man from england(介词短语) is in the classroom。——英国人“在用介词短语做定语的时候,放在修饰名词的后面。”

 

  再看:she is in the classroom. 她在教室里。 她在二楼的教室里。用英文怎么说?——she is in the classroom on the second the floor.

  “on the second the floor”为什么放在“classroom”后面?修饰哪个名词放在哪个名词的后面。

 


大家按照上面说的,试着把下面句子翻译成英文试试,体会一下:
这个人在二楼的教室里。——The man is in the classroom on the second floor.

这个人在大楼的二层的教室里。——The man is in the classroom on the second floor in the building.
哪个“building”? In the school ; 哪个“school”? In shanghai;哪个“shanghai"?In china.这个句子就这么一下子长下去。你们把它翻译成中文,再体会体会英文,一下子就全明白了。中文怎么说:这个人在中国上海的学校大楼的二楼的教室里。——我们关心的是这个人在哪?而我们的语言中偏偏把这个人放哪啦?放后面。而英文放哪?“the man is in the classroom”。英文把重要的放前面。

比如:
桌子上的钱是我的。——中国人先说桌子上,然后再说钱是我的。而英国人怎么说?“Money on the desk is mine.它把“money "放前面。钱重要还是桌子重要?钱!!

 

为什么我们中国人把不重要的放前面?因为我们是农民。农民为什么有这种毛病?农民是春天播种,秋天收获。他收了粮食以后,这个农民是先吃好的还是先吃次的?先吃次的。好粮食可以存,一直存到第二年的秋天。次粮食是不能存的,所以它一直先吃次的,吃吃吃吃,吃到好的,吃到第二年秋天。要不然我们这个民族就饿死了。而渔民是怎么样的?渔民三百六十五天,天天能打到鱼。打到鱼他先吃好的还是先吃次的?先吃好的。为什么?这鱼不能放啊,第二天它臭了,晚上就臭了。所以它先吃好的,把坏的扔了。所以它的思维,你看它总是把好东西放哪?放前面,重要的总是放前面。它的生活习惯决定了它的思维方式。包括我们中国人的饺子。吃过饺子吧?哪里好吃?馅!!馅在里面呢,它把好东西包里面。吃过包子吗?吃过馅饼吗?吃过月饼吗?吃过汤圆吗?吃过馄饨吗?你们看,中国人都把好东西干嘛?包里面了。它的习俗和我们的思维模式一模一样。你们看英国人吃什么? 吃过批萨吗?馅在哪?表面!!吃过蛋糕吗?奶油在哪?表面!!一个民族的地理环境,就决定了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就决定了它的语言特点。

 

未完待续········

版权归Vansky所有,转载请标注链接。
版权归Vansky所有,转载请标注链接。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