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72%餐馆海鲜货不对办 平价海鲜冒贵价货
调查指出,消费者吃下的海鲜,近半名不副实。
加拿大消费者到商店买鱼或到餐馆用膳时,所食用的海鲜有可能近半是货不对办。本想吃白吞拿或鲳鱼(butterfish),最终到肚的却是有海鲜泻药之称的油鱼(escolar)。单在多伦多,这项调查显示有72%的餐馆出售的海鲜是是货不对办。
市民购买海鲜,可以考虑具有商誉和有口碑的店铺
组织Oceana Canada在全国5个城市(多伦多、温哥华、维多利亚、渥太华和哈里克斯)共177间零售店及餐馆,收集的382份海鲜样本中,有近半是被错误标签。当中以鲷鱼(Snapper)、黄尾(yellowtail)及鲳鱼的情况最严重,所有被抽取的样本都被鱼目混珠。其次就是鲈鱼(seabass),错误标签的比例达50%;鳊鱼(sole)、吞拿及比目鱼(halibut)则分别为42%、41%及34%。这些海鲜经常被人以油鱼、鲫鱼(tilapia)或 日本�鱼(Japanese amberjack)取代。
多伦多餐馆货不对办海鲜超逾7成。
Oceana Canada的莱文(Julia Levin)表示,货不对办的问题不但令消费者多付金钱,而且还涉及食物安全,危害海洋生态。如消费者因错误标签而食用了可致过敏的海鲜,后果更不堪设想。
Oceana Canada从鱼类样本中抽取DNA,再将结果与加拿大食品检查局(Canadian Food Inspection Agency,CFIA)的鱼类列表对比,却发现有当中44%的样本与标签不符。当中有52%的错配出现在餐馆;22%发生在商店或市场。
Oceana Canada在多市抽取的96个样本中,有57个货不对办(占60%左右)。57个样本中又有73%是以平价海鲜代替贵价货,如以大西洋叁文鱼代替卑诗叁文鱼或帝王鲑(Chinook Salmon);黑线鳕(Haddock)则当成鳕鱼(Pacific cod)。
Oceana Canada撰写报告的封面。
57个被鱼目混珠的样本中有33个(58%)更可能危害人体健康,如以亚洲鲇鱼(Asian Catfish)当作鳊鱼;鲫鱼则当红鲷鱼出售。
红鲷样本全部名不副实
更有甚者,在多市收集的14个标签为红鲷鱼的样本全都货不对办。其中一个所谓红鲷鱼的样本,但其实是白斑笛鲷(twinspot snapper)。该鱼类因会令人中雪卡毒(ciguatera poisoning)而在部分国家被禁售。
报告指出最常见平鱼代替贵鱼的情况和理由。
有鱼贩认为,海鲜错配或只是纯属意外,皆因全球海鲜供应链相当复杂,由渔民捕取渔获后,直至送到商店出售,经过多重处理程序,很易出错。
但莱文则认为,大部货不对办的情况是人为刻意做成。目的是以平价鱼代替贵价鱼,图取更丰厚的利润。不过,问题未必出在出售海鲜的商店或餐馆,相反他们可能也是受害者。
组织倡欧盟准则标明学名
Oceana Canada敦促联邦政府,收紧海鲜标签的规格,与欧盟看齐。而欧盟要求所有鱼类必须展示学名、捕捉方法及其他相关资料。有研究显示,当欧盟实施更严谨的标签格式后,鱼目混珠的情况亦随之减少。
此外,该组织亦希望CFIA可推行追纵系统,海鲜由被捞获开始至被送到商店或餐馆的过程中,都可以追踪相关资料,令整个供应链更具透明度。
CFIA则表示,目前正审视该份报告,但对于Oceana Canada建议推行追踪系统,则不愿置评。
但贵湖大学(University of Guelph)副教授汉纳(Robert Hanner)则认为Oceana Canada的报告有跨大之嫌。他指出,CFIA在2013年11月至2014年3月期间,向入口商、处理商及零售商抽取114个样本作测试,发现当中只有6%是货不对办。
6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