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住院经历:不仅免费还吃喝拉撒全包
2015年10月13日--19日,我由于心律不齐和早搏,而且发生小腿和脚水肿得厉害,同时体重几天内增加6kg,每天增加1kg多,肚子已经鼓起来了。13日下午看家庭医生,他诊断为“心力衰竭”,应该马上去医院。
女儿和老伴立刻送我到 Mackenzie Health 医院就诊。经过“挂号”,“认证”后,送入“重症观察室”。我卧床在观察室13间之一的“挠目”里,医护们忙着给我抽血,打针,静脉点滴......经过一夜,排除很多尿液,腿脚消肿了。深夜两点钟,心脏科专家来到我的床前,他说:“住院治疗”。这个消息使我们安心了许多!
14日晨,有位华人医生来到我的床前,自我介绍说:我是吴医生,负责你的医疗。你的心跳太慢,有时只有30次/分,我将为你安装‘心脏起搏器’。我将要你走路,如果走路以后,你的心跳仍然不加快,就按装心脏起搏器,否则则否。明天我们给你做“超声波”检查。好不好?。我说:“好!”。中午问护士,何时病房才能有空位?答曰:“说不定!可能等1-2天吧!”。我们只能耐心等待了......
14日晚饭时,护士说,三楼有床位了!我们三人非常高兴,终于等候一天就可以住进正式病房了。晚6时许,我被接入三楼3018病房。这是双人间病房,用幔帐隔成各自独立的两间屋,互不干扰。我住里间,直接面对窗外美景,停车场四周的枫树林已被红色点缀,好一幅美丽的图画!在病床上,护士们忙活了一阵子,抽血的,打针的,量体温的,连接心电监护器的......她们忙完后,都散去了。我安心地等待今后的治疗吧......
15日上午,我到“彩超”室,我躺在测试床上,后背放个靠垫使身体侧卧,觉得很放松,除心脏部位外均盖上床单,很暖和。医生测试得很仔细,比我在国内仔细多了。经过一个多小时,测试结束,我被推回原病房 。
16日晨,吴医生第二次来到我的病床前,告诉我.老伴和女儿,心脏由三部分组成:肌肉,传导组织和血管。我的肌肉和传导,“彩超”显示非常之好,没有问题。我们再给你检查一下心脏的血管,需要做个“运动彩超”。今天护士们依然如故地在我病房重复着她们的工作。
这天上午,在老伴和女儿的陪同下,我被推到“核磁共振”室。首先,我躺在一个大圆筒里,没有“共振”的声音,只是有个仪器在我胸部缓慢来回移动。之后,我来到“平板运动试验”室,躺在床上,护士给我注射一种药物,因为高龄之故,不必踏平板。在这里的女护士是波兰人,她但会讲俄语,我用我“久违的”俄语和她交流了着,倒是省了翻译。运动试验完成之后,又重复了一次核磁共振的“圆筒检查”。
17日--18日两天没有做任何检查,吴医生休息,护士们照常抽血,查血糖,送药,量体温,听诊心肺......专门负责我的韩裔女护士常到我的病房看望我;使我们对加拿大的医院运作有了初步了解。她们送给我们有关心脏病的中文小册子,我读后收获不小。
19日上午,吴医生来到我的病房,告诉我们:“我的心脏血管非常之好,心脏没有问题,可以出院了”。我们问他一些问题,他耐心地回答。他对我作了医嘱,把一袋我的病情资料代转交我的家庭医生。女儿和韩裔护士在“出院单”上签字,我们向同屋病友和护士们告别后,出院回家了....回到家中,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里的医院非常之好,千好万好不如家好!
对比中加医院不同
我多次在中国医院住院治疗过心脏病。这次在多伦多住院,感慨万千。何时中国医院能像多伦多医院那样好!?这里的医院有以下特点:
医院对病人吃喝拉撒全包,不用家人陪护;
老年人住院的一切费用全免,我住6天院,一分钱没花;
我遇到的护士有各个族裔的,有白人,黑人,亚裔也很多,有韩国人,菲律宾人,华人等。她们都是微笑服务,和蔼可亲,礼貌待人。
这个医院没有中国式的查房制度,除了吴医生(我的心脏专科医生)以外,没有别的医生到过我的病房查看我。和我打交道的都是不同的护士。吴医生有自己的诊所。我想他们都是网上遥控我的病情和检查数据,吴医生必要时到我病房和我交流。
天天给我抽血1-4小管不等,6天来我贡献了大量鲜血,我估计有好几百毫升。大多数护士打针很疼。
这里医生诊病,数据说话,“唯数据主义”。把我的心脏用各种仪器检查得很全面彻底,其结论是“非常之好”。
各种医疗设备齐全先进。我的病床是“智能多功能气垫按摩床”,任何体位躺着都非常舒服自在,能够促进睡眠;自动心电监护设备24小时监测病情。在中国,我从来没有享受过这样的待遇。这里的心血管造影设备,我在中国还没有看见过。
我的三顿(西餐)是糖尿病饮食,非常清淡,不香不臭,没有滋味,这对华人来说是个难题。我尚可以接受它。
这是西人医院,为西人设计的装备。病人穿个布袍子(病号服),睡觉时,除了盖个床单以外,再加条很薄无毛的毛巾被。西人很适应,我们华人冷得受不了。如果再住院,一定带毛毯和衣服。
虽说这里医院非常之好,还是不要住院的好!
8年前